
齐白石是写残荷的高手,尤其是他晚年的作品,体现了这位世纪老人的乐观向上,有一种强烈的生命意识充盈其间。他在一大幅残荷里,画了二十四个莲蓬,再加上将残的荷花,已枯和将枯的荷叶,以及褐色的荷梗、枯黄的杂草,茂密、充实,充满生机,色墨大胆地泼洒,一扫秋残的冷落。我从中读出了一种生命传递的强大讯号:老了有什么关系呢,那结实累累的莲蓬正孕育着新的一代,生生不息。
齐白石的残荷图,构图千奇百异,从不一成不变,但主题却只有一个:生命的欢乐与顽强。他用一支如椽之笔,把残冷的秋天表现得生气勃勃,可以说是他生命形式和人格力量的生动写照。他有时画残荷,以简取胜:画一实二花三张破荷叶,两个残花将要凋落,再画两个莲蓬、八条荷梗、一只蜻蜓:或画一只独出的莲蓬和一只蜻蜓……他在一幅《秋荷》上题款曰:“不染污泥迈众芳,休嫌荷叶太无光。秋来独有残花艳,留着年年纸上香?!?/p>
齐白石还喜欢将摘下的莲蓬入画,表现对童年生活的缱绻回忆,充满了纯和的童贞童趣。
他九十二岁时,所作的《莲蓬蒲葵扇图》,上部画姿态各异的三只莲蓬,下端画一把扇子,题诗曰:“闺房谁扫娇妖态,识字自饶名士风。记得板塘西畔见,蒲葵席地剥莲蓬?!?/p>
荷花在我国是一个古老的种族?!妒分谐?“彼泽之陂,有蒲与荷,有美一人,伤之如何。”屈原在《离骚》中高吟:“制芰荷以为衣兮,集芙蓉以为裳。”
荷花别名很多,莲、菡萏、芙蓉、水芝、藕花、水芸、水旦、水华、泽芝、玉环,等等。品类也很多,有并头莲、四面莲、一品莲、千叶莲、重台莲,等等。荷花可以生于池泽中,亦可缸栽。
俗传农历二月十二日为百花生日,荷花的生日是农历六月二十四日。古时候,江南很重视这个日子,画船箫鼓,去湖上赏荷兼带为荷花祝寿,从另一个侧面看出人类与大自然亲近的关系。
其实,荷花各个时期的姿仪都是动人的。初生之叶,不能出水,谓之钱叶,点点绿痕,浸于水中,煞是好看。尔后所生之叶渐大,浮于水面,称为浮叶。再过一些日子,挺出水面的名为立叶。接下来便是叶茂花繁的辉煌时代,“接天莲叶无穷碧,映日荷花分外红”(宋·杨万里《晓出净池送林子方》)。
齐白石的晚年,幸福而安宁,心情愉快。他喜欢用挥洒自如的画笔,讴歌太平岁月,祈愿世界和平昌盛。因“荷”“瓶”与“和”“平”谐音,于是,老人便经常画这个题材。他九十二岁时作《和平图》,一个立式的大瓷瓶里,插着一朵盛开的红荷和两支花苞,瓶边是一只美丽的和平鸽。同年所作的《和平鸽》,左部画一只圆腹小口的花瓶,内插一支花瓣舒展的红荷和一片荷叶,中部画一只喜气洋洋的鸽子,题款是三个篆字:“和平鸽”。
1956年4月,世界和平理事会授予他“国际和平奖金”。这是对老人热爱和平、歌颂和平的嘉奖和表彰。九月在北京举行授奖仪式,授奖辞称:“把国际和平奖金授予齐白石先生的决定,不仅是根据这位画家在艺术领域中获得的高度成就,更重要的是由于他毕生颂扬的美丽和平的境界,以及人类追求美好生活的善良愿望,在全世界得到了共鸣?!?/p>
责编:周媛
下载APP
分享到